√移除阻碍通行的设施,确保通学路步行空间。
√通过增设防护栏等道路交通设施,分离行人与机动车,从而保证了行人,尤其是上下学儿童的安全。
√爱可青智能芯护栏四大功能简介。
当道路上电线杆较多时,易导致步行空间被侵占,阻碍行人步行,并使其被迫利用机动车道通行。这时可以采取建设电线共同沟(即我国的地下综合管廊)与移除电线杆等措施,使步行空间“无电柱化”,拓宽、打通步行空间,减少行人和机动车混行,从而提升步行环境的安全性。日本所谓“共同沟”,即我国的“地下综合管廊”,指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,将电力、通信,燃气、供热、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,并设有专门的检修口、吊装口和监测系统,实施统一规划、统一设计、统一建设和管理。它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"生命线"。
图1为鸟取河川道事务所的做法。该路段为该地儿童上下学的必经之路,但本身交通流量大(自行车较多),且人行道上电线杆密布、步行空间狭窄,因此儿童上下学较为危险。该事务所通过建设电线共同沟的方式将电线安装于地下、移除了电线杆,实现无电柱化,确保儿童上下学有足够的步行空间,同时也使整条街道变得更为整洁美观,风貌得以提升。图1:建设电线共同沟来实现无电柱化(a:设置前,b:设置后)
图2为富山市的做法。由于该地道路狭窄,儿童一旦走到路侧带上有电线杆之处,容易走到机动车道上,十分危险。为消除这一潜在风险,富山市通过将电线杆移设路外的方式,确保了儿童步行空间;同时,通过设置侧沟盖,确保路侧带不被侵占。图2:将路侧带电线杆移设他处,确保足够步行空间(a:设置前,b:设置后)
日本一些道路没有防护栏,因此当机动车通行速度较高时,车辆易驶出车道;同时,可能出现行人在机动车道上行走或随意横穿道路的情况。遇到此种情况,可在主要道路与步行道分界线(即机动车道路路缘石处)设置防护栏,使行人与机动车分离,既可防止机动车从车道脱逸,还可避免行人在机动车道上行走或随意横穿道路,从而确保了行人交通安全。图3为北海道开发局函馆建设部的做法。该处道路下坡的平曲线段由于未设置防护栏,机动车极易从车道脱逸,对行人造成危险。因此,在车道边界设置防护栏,有效消除了脱逸风险,保证了车辆、行人安全。图3:在平曲线危险路段设置防护栏(a:设置前,b:设置后)
图4为石川县的做法。在儿童通学时段内,该道路机动车多、交通量大,加之人行道狭窄,儿童很容易走到机动车道上,十分危险,不利于儿童上下学安全。因此,石川县在步行道与机动车道的边界设置了防护栏(ガードパイプ,guard pipe),确保了儿童安全。图4:在步行道与机动车道边界设置防护栏,保证儿童安全(a:设置前,b:设置后)
图5为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做法。经过道路进出口的车辆多且没有路侧带,无法保证儿童上下学的步行空间,易引发危险,因此横须贺市将该道路改为单行道,压缩机动车道空间,并设置防护栏、外侧线和 “30km/h Zone”,保证儿童上下学的步行空间并实行速度限制。图5:设置道路单行化和防护栏(a:设置前,b:设置后)
值得注意的是,“30km/h Zone”(意为“30公里每小时限速区域”)指在住宅区等特定区域施划限速,将机动车速度控制在安全水平。它是发达国家常用的一种典型区域速度管理方法,有时也被当作一种“交通稳静化(traffic calming)”措施来使用。尽管“30km/h Zone”通常与其它“交通稳静化措施”搭配使用,但目前仅单独使用标志标线的情况越来越多(见图6)。图6:典型的“30km/h Zone”标志标线设置(日本京都桂川站附近生活区)
图7为北海道开发局室兰开发建设部的做法。该隧道内的步行道为儿童上下学必经之路,但宽度狭小且通过车辆多,因此在隧道车道边界设置了防护栏,以确保儿童上下学安全。图7:在隧道内步行道设置防护栏(a:设置前,b:设置后)
当道路上机动车交通量大,行人与机动车混行的情况频繁出现且车辆通行速度高时,可通过在机动车道外侧线设置橡胶杆的方式,使行人与机动车分离,大幅提升行人通行安全性。同时,橡胶杆也可使经过该处的驾驶人更容易看清楚道路形状,并缩窄机动车道宽度、实现机动车速度抑制。图8为京都府的做法。该道路上机动车多、交通量大,加上步行道与机动车道无分离措施,对于途经该道路上下学的儿童来说,颇为危险。因此,该地对路侧带进行彩色化铺装,使得驾驶人能够较为清楚地分辨步行道与机动车道;并设置橡胶杆,使步行道与机动车道得以明确分离,保障了上下学儿童有足够的步行空间。图8:设置橡胶杆分离步行道与机动车道(a:设置前,b:设置后)
如图9所示,当行人随意横穿道路时,容易与车辆发生碰撞,可以通过设置交通岛等二次过街设施的方式,在缩短行人穿越距离的同时,使行人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安全确认、分辨单向车道,从而抑制行人随意横穿道路现象、减少交通事故发生。图9:二次过街设施示意图(文字翻译:互い違いの横断步道,交错的人行横道;人感センサー,行人感知器;発光鋲,发光道钉;カラー铺装,彩色铺装)
图10为宫崎县儿汤郡的做法。在设置人行横道与交通岛等二次过街设施前,行人经常随意横穿道路,容易发生碰撞;设置后,行人随意横穿道路现象得到抑制,交通事故数量大大减少。图10:二次过街设施的设置(a:设置前,b:设置后)
虽然二次过街设施大多较为复杂,但也可以通过相对简易的工程方法来设置“简易二次过街设施”,同样能够达到确保步行空间的效果。“简易二次过街设施”指并未像图9那样设置行人感知器、LED表示板等“智能交通设施”,但仍然为行人提供二次过街驻足空间,减少其暴露于危险的可能。图11为静冈县烧津市设置的简易二次过街设施,其采用了类似于“road diet(道路瘦身)”的设计手法,在道路中间修建了分隔带并将之用作行人二次过街设施,同时巧妙地利用分隔带岛头位置设置了右转弯车道。图11:简易二次过街设置
设施运维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-四大功能
自动告警:护栏倾斜或移动后2秒内自动拍照取证,并同步通知指挥、护栏维修和辖区交警。
资产管理:对设施进行全生命周期(建设、启用、变更、维护、报废、存储)的管理
考核评价:对工程建设、维护进行监管及督办,生成效能评估、绩效考核成绩单。
数据分析:通过对事故数据的汇总分析,为交通规划提供服务,同时为建管养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帮助 。
转载自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 交通言究社
查看更多(共0条)评论列表